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bob官方网站首页

【农业范畴投资的社会基础:方向与命门】

发布时间:2024-05-19 01:26:11 来源:bob官方网站首页 丨 浏览次数:20次 丨 字号:bob官方网站首页

  发表时间:2013/3/12 16:17:50 作者:王爻 发表于:新浪博客

  现在最近一段时间,对农业范畴的投资和创业,越来越火,在迸发希望的同时,也隐约展现了某种缺乏深入研究农业范畴投资所涉及的社会基础而引发的方向危机,目前看来,有蔓延的趋势。这是我们基金在扎进农业投资数年后,于2009年做的一份综合研究,曾经在有关部门做了深入讨论;现在已过保密期,有在农业范畴创业或投资的个人和机构,可以了解一下。此文稿在下主笔,欢迎一同探讨农业范畴投资的可行之路!(文稿过长,长微博显示不完,可移步博客继续)

  目前国内在农村发展的思路上主要有一个基本共识,一致认为农业低收入和劳动力过剩问题必须在进一步城镇化之后才有可能解决。事实真的如此么?其实农村发展的重要的条件不在于如何城镇化和何时实现进一步城镇化,农村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实现农业的农业化,实现农民乐业,进而实现农村生存环境的有效升级,然后才能促进整个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城镇(指城市农村过渡地带,不指城镇化和城乡接待处)、城市(农业产物的消化)等在内的大环境的整体协同化系统性发展。

  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是第二产业,毋庸置疑。然而,问题的重点是工业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产业了,实现了工业的工业化;作为第一产业,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以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农业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并没有产业,当然更没有实现农业的农业化,而是发生了基因突变:轻视了农业的基础作用,在工业的工业化的利益诱导下,农业工作前途被忽略了,出现了大规模非农就业,同时导致农业从业人员的规模化降低和农业劳动需求的增加,而诱导农民进入工业环境的利益诱导却并没有给予他们真正的利益——生活、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升级,农民在工业化环境中得到的利益只是经过伪装的利益——建立在放弃自身生存根基的基础上而得到的利益;而农民放弃的这种生存根基的基础,直接引发农业基础作用的逐步减弱,同时使农村发展脱离农业需求,即看上去很美的农村城市化,由此加剧农业的农业化的消失倾向。

  当然,农村发展不脱离农业,并不意味着不提高农村整体环境,而是建立在非城市化环境的适应性升级之上;相比城市的消费功能而言,农村的生产功能则更重要,所以农村环境不仅要更适于农民生存,更要在大部分需求上超出城市环境,城市化环境只能给农民带来不适应和半强制性的身份、功能的自发转化,牺牲掉农业。

  国内研究者立于农村之外看农村或就农村论农村,在领域化的学者潜规则的潜意识指导下完全忽略系统化研究农村,我们应该社会化农村而不是边缘化农村。在关于农业发展思路上,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是农村产权问题,有对立的两派针锋相对,一派推举收,一派建议放;其实这都是对农村的误解或猜测,当然收或放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都很重要,是问题的关键,但农业问题的解决不在于收、放,而是协调——怎么来实现和谐?对于协调和怎么来实现和谐,农村产权问题只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送给你一栋在最好地段、配套最好、你可以私有万年产权的楼,除了心安理得之外你还能得到什么?你该不会是还要吃饭?还要实现效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实现效益,不是拔苗助长,增产未必增收;农业实现效益,农民就实现乐业,农村才能实现真正升级式发展。

  在关于农业发展思路上,关注农村产权的研究者分别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农村快速的提升为例和农场模式的高效经济效益,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农村快速的提升和农场模式的高效经济的背后是效益的实现,假如没有效益的实现或快速实现,两者就不会出现;而是效益在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带来的需求。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社会全体改革开放基础之上,不是单点焊接,而是配套衔接,所以才会产生功效,所以才有效益,农场也是如此。

  另有大部分人推崇农场农业,其实农场也是建立在工业化市场基础上的,一样造成剩余劳动力,同时造成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得不去自杀性劳动(失地或不失地都一样),更重要的是农民在农场模式下承担了两种风险:失地、失业。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则不会造成农民失地,工业的工业化产生的利益却会诱导农民丢地。如何让农民不丢地,关键在让农民得到农业的农业化产生的效益和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善;丢了可以在看得见的阶段内暂时性提高现状,不丢保持现状,任何农民肯定选择丢,在生存面前对于大部分普通人都一样——生存第一(这里的生存,不局限于活命,还有环境压力)。

  农村发展的问题实质上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事实冲突,这中间的决定因素在于第三产业没有起到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实质性协同作用。第一产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三要素中的重要的条件农民和农民的劳动,大规模由第一产业事实上转向第二产业,其原因主要在于生存压力大于劳动资料需求,也就是第三产业没有起到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促进、催化作用,而是产生了负循环:最明显的是第一产业效益降低的幅度大于第二产业增长的幅度,而第二产业却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给予现实的效益,农民拿第二产业获得的现实效益补贴第一产业降低的效益,同时第二产业的增长幅度直接引发劳动资料成本大幅度增加。中国农民没有农业资本积累或者说积累的途径匮乏,走不进农场经济模式,而农民在第二产业中获得的效益形成了现实中的积累,但这些积累中大部分又用于补贴劳动资料了。农民自我补贴的速度远跟不上劳资资料成本增加的幅度,农民用于自我补贴的效益来自于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又是导致劳动资料成本增长的因素,同时第一产业现实上效益降低,于是就产生了“效益降低——效益补贴——成本增长——效益降低——效益补贴——成本增长——效益降低”的负循环,导致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解体,加剧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负循环的产生源于本来应当由第三产业来进行的效益补贴,事实上却由第一产业中的劳动者——农民自发进行,而农民在进行自我补贴的同时自然就难以顾及第一产业的劳动,甚至背上了第一产业劳动资料的负担,由此直接使第一产业进入停滞状态。解决负循环的办法是使第一产业增加效益,而使第一产业增加效益的办法是让第三产业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间起到协同作用。第三产业与此同时却活跃在第二产业内部,基于城市环境,在城市环境之外第三产业没有对接——而是分散结构,不成系统——自然也就没办法实现协同作用。现实中的第三产业多基于第二产业运作,也就是基于城市环境,如果直接在现实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间插入第三产业,将会导致产业环境的不适应,可能背离初衷。

  目前,第三产业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间环节的功能缺失已经导致农村环境中出现并存在一段时间的三个直接问题:流通体系不畅严重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工业产品流入,还是农村的农副产品流出,都缺乏完整高效的流通渠道;信息短缺,信息收集与发布不及时,可利用的信息终端产品还不丰富,了解信息的渠道还不完善和畅达;大众传媒的“去农村化”现状,漠视乡镇级区域受众,媒介内容缺失。总的问题就在于传播渠道脱离了流通渠道,并且这两个渠道同时各自缺失在同一个区域(一个眼神不好一个有点耳背,由此导致都有点反应迟钝)。

  第一产业必须发展,更要逐步发展,就需要从全局来把控,放弃单点处理问题的思路。根据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特质,探索出适应第一产业、促进第二产业的符合中国实际需求的第三产业,基于中国真实的情况,开发出有生存能力的“第一产业的第三产业”,其目的首先是解决效益的问题,进而解决与之相关的系列问题。

  农村中主要是做农业生产及相关活动的农民给我们的信号是:自给自足和宗族闭锁的观念在逐渐淡化,商品价值和开放民主的观念在逐渐加强。农业要实现效益,首先是实现农业的农业化,只有实现了农业的农业化才能使农业具有利益竞争能力,才能使处于基础地位第一产业真正的完成第一。而实现农业的农业化有很多与之的重要的条件,而现实是如果不是实现农业的农业化或只是小规模农业化,那潜力将十分有限,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农村劳动力会继续过剩,大部分农业从业人员只可能仍旧贫穷。

  农业基于农村,农村基于农民,农民基于农业。应做的是如何让农民适于农村,让农村适于农业,农业促进工业,工业促进城市,进而实现社会整体协同化系统性发展,而不是基于城市思维来看待问题和思考牺牲型解决方案:生生的将农民从农村劫持到城市,也不是将农业诱拐到工业,事实上需要的是农民的农民化、农村的农村化、农业的农业化,不是农民的市民化、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工业化。需要做的是:丢掉城市思维生发的英雄主义思维错觉,以符合本身特质规律的态度,对农业、农村、农民进行适应性升级!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的是协同化系统性发展,而不是为了“缓解”而破坏基础的统一性,提供物质不如提供方法来的更实效更适应发展的真实需要,否则有可能走负循环的路。

  很多人认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国家,但事实上并不在于国家而在于社会;当然,国家需要也必须抓住一定的契机,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角度给予适当投资和扶持,也只有在国家关爱的情况下,社会才能构建和利用完整价值链,才能真正牢固建立广阔的发展环境,借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协同性系统化发展。当然,路需要去探索,国内目前已经有这方面的探索,需要做的是进行实质性的“农业的农业化”进程改革试点。

  农业需要的是乐业的农民,农民需要的是可安居的农村。安居乐业对于农村问题来说,只有乐业才能安居,安居是乐业的目标,乐业才能真正安居的基础,对于普通人首先是“齐家”。

  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的效益低于从事第三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效益,难以达到“齐家”的愿景,于是,在环境迫使下很自然的生发出非农就业趋势,而非农就业则导致农业的主要劳动力正在快速流失,从第一产业跑步离开,且初具流行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199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所公布的数据,能得出自1996年到2006年十年间——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的变化:

  1996年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6.98,死亡率为6.56,自然增长率为10.42。年末全国总人口1223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3595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9.4%;乡村人口86439万人,占70.6%。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3.70人,0-14岁人口比重为26.4%,15-64岁人口比重为67.2%,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4%。1996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年未公布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依据农村劳动力真实的情况(一般自15岁开始继续劳动到66岁)和国家标准(劳动力资源是指男16—59岁,女16—54岁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进行计算,1996年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8087.008万人。

  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农村从业人员中,在本乡内从事劳动的从业人员为48862.98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7.12%;在本乡以外从事劳动的从业人员为7222.6万人,占12.88%;其中,在本县外乡从事劳动的为2735.40万人,在本省外县从事劳动的为2123.70万人,在外省从事劳动的为2363.50万人。2006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84万人,出生率为12.09;死亡人口892万人,死亡率为6.81;自然增长率为5.28。其中,城镇人口577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3.9%;乡村人口73742,占56.1%。

  1996年至2006年10年期间,在全国人口净增长9059万人,10年期数字净增长率为7.4%的情况下,农业从业劳动力仍然出现快速流失:

  总农村从业人员减少8233.58万人,降低14.7%;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减少4987.008万人,下降8.59%;总农村从业人员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降低6.5%;外出劳动力增加5958.4万人,上升82.5%;外出劳动力在省外就业的增加16.58%,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降低4.87%;排除死亡率(2006死亡率6.81)的影响,根据以上数据计算(8.59%+6.5%+4.87%-0.681%×10=13.15%)能得出:十年的农村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流失率为13.15%。

  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早已提前进入了“超高老龄化”社会。农村“超高老龄化”的无奈展现了另一种凄凉: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农村的老年人没多大奢想,只要能吃饱穿暖,不生病,媳妇不烦嘴,就叫“晚年幸福”了。这种现实思维,不仅源于农民长期以来对精神生活的淡漠,更反映出他们面对工业和城市化大潮冲击时的无奈。

  农村地区一直以来的传统是:父母年老无力耕作时,其责任田由子女代为耕种,作为赡养父母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但现在,由于农村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年迈的父母不但要“自给自足”,反而还要替儿子照料他的责任田和留在家中的孩子。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有一组数据需要非常注意: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以下占13.1%,21-30岁占17.3%,31-40岁占23.9%,41-50岁占20.7%,51岁以上占25%。

  假设51岁以上劳动力资源全部年龄为51岁,以2006年为基数,那么在下一个十年——即2016年之际,这些劳动力资源将陆续无力劳动,在二个十年期内这些劳动力资源将失去第一产业劳动能力;同期新增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大多数来源于与21——30岁人群,但其比重仅占17.3%;综合城市化的进展、出生率的下降、教育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效益的底下,新增第一产业劳动力速度将会逐步降低。

  以2006年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为基准,如果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降低达到30%,将是中国农业的发展临界点,这一段时间也许仅是三个十年,即2036年。

  因此,要促进第一产业效益的提高,最直接、最稳定的方法是促进包括农业产品、农业商品、信息传播在内的整体流通,推动农村环境中出现并存在一段时间的三个直接问题的解决,让传播渠道回归流通渠道,使这两个渠道不再同时缺失在同一个区域,全力实现农业的农业化。

  参考资料 ……………………………………………………………孙 健,1999:《中国经济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侯建新,《试析现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若干误区》,2005-06-07,《天津师范大学学报》。马克尧,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J],历史研究,1994(1)。林毅夫,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制度变迁与经济稳步的增长[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国家统计局,《199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1997,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2007,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997,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7,统计公报。

  (附注:目前,第三产业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间环节的功能缺失已经导致农村环境中出现并存在一段时间的三个直接问题:流通体系不畅严重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工业产品流入,还是农村的农副产品流出,都缺乏完整高效的流通渠道;信息短缺,信息收集与发布不及时,可利用的信息终端产品还不丰富,了解信息的渠道还不完善和畅达;大众传媒的“去农村化”现状,漠视乡镇级区域受众,媒介内容缺失。总的问题就在于传播渠道脱离了流通渠道,并且这两个渠道同时各自缺失在同一个区域。)